第348章 独宠夫郎 第348节
书名: 独宠夫郎 作者: 不曾阿 分类: 穿越

        现在住的跨院处处都是绿植,郁郁葱葱的大树将屋顶的炎热遮去不少,晚上睡在屋子里,明显比之前住在三进、四进的宅子里要舒适一点儿。

        陶竹也很喜欢眼下的新宅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他和黎荞所住的院子里有两棵高大的柿子树,两棵树挨的很近,洒下的绿荫有一间屋子那么多,不仅可以坐在树下乘凉,还可以在树上挂秋千,吊床。

        陶竹长这么大,还是第一次玩秋千,这种玩具在乡下其实也常见,但轮不到他玩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成了亲,忙着做生意,也没想过这一块。

        谁成想都当了阿爹了,竟是将从前只能眼馋却没玩过的秋千挂在家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喜欢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吊床,这个他也很喜欢,他现在所用的吊床是黎荞找铺子定制的,宽宽大大,躺上去之后让黎荞轻轻推着他,只感受一次他就爱上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小崽子包括黎小睿也很喜欢这两棵柿子树,夏天来了之后,每天都在树下玩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小崽子两岁多了,黎荞已经给他们俩安排功课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每天上午,黎小睿坐在柿子树下读书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小崽子也坐在树下捧着黎荞定制的画册看图识字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小崽子的学习能力很强,当初黎小睿的学习进度在同龄人中就属于佼佼者了,但两个小崽子的记忆力比黎小睿更强,现在才两岁多一点儿,认识的字就和黎小睿三岁多时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照着这个速度,等过完夏天,他们俩说不定就能赶上黎小睿的进度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小家伙学习能力这么强,可把郑浅浅羡慕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郑浅浅一直都觉得黎小睿很棒,但没想到两个小崽子更棒,不愧是他小叔的娃!

        郑浅浅肚子里的娃已经九个月了,下个月就该生了,为了让肚子里的娃更优秀,每天三个小家伙学习时,他也坐在一旁,好让肚子里的娃听一听。

        将来这娃娃就算是比不上黎长风、黎云帆两个小胖友,那也得和黎小睿一样嘛。

        黎夏也是这么打算的,他肚子里的娃比郑浅浅晚差不多两个月,但趁早熏陶一下总比不熏陶强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日,黎荞下班回到家,从角门进了跨院——他没那么讲究,反正现在住的是跨院,没必要特意走正门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进了他和陶竹所住的院子,他一眼便看到坐在柿子树下的陶竹、郑浅浅、黎夏三人都垮着脸。

        陶竹是手臂搁在石桌上撑着脸颊,水眸垂着,眉心皱起。

        郑浅浅双臂环在心口,似乎在磨牙,气鼓鼓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黎夏则是双手托着脸颊,愁眉不展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三个小家伙则是在一旁玩蹴鞠,一如既往的欢快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这是怎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黎荞一边朝着柿子树走去,一边好奇的问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一出声,将几个人的注意力都拉了过去,三个小家伙笑着朝着他跑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爹爹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叔父父!”

        陶竹也是立马从石凳上起身,笑着让候在一旁的黎和去打盆水来好让他洗脸。

        黎荞蹲下,挨个抱着三个小家伙亲了亲,然后看向朝着他走来的陶竹:“你们这是什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陶竹还未开口,黎小睿立马张开小嘴巴叭叭叭说道:“今天沈叔父来啦,他来了之后,竹叔父、阿爹、夏叔叔都不高兴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样啊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黎荞露出恍然的模样,笑着捏了捏黎小睿的脸蛋:“叔父父明白了,那小睿接下来领着你两个小叔叔去玩皮球好不好?叔父父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何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    黎小睿脆亮的应了一声,然后弯下腰,一手牵着一个小叔叔,朝着柿子树下的皮球走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小崽子很乖,迈着小短腿跟了上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黎荞这才看向了陶竹。

        陶竹轻轻呼了口气,抿了下唇,然后才解释道:“画哥儿不是怀孕了嘛,但徐家人一如既往的作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昨天晚上徐家人将徐瑛叫到徐家吃饭,想把徐瑛灌醉然后给徐瑛安排妾室,把生米做成熟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徐瑛一眼识破,将徐家人骂了一通就走了。但今天徐家人趁着徐瑛去当差,跑画哥儿家里胡言乱语,说画哥儿怀孕之后不能伺候徐瑛就该主动给徐瑛安排妾室,说画哥儿善妒要休了画哥儿如何如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是搁平日里,画哥儿虽生气,但也不会往心里去。但现在他怀着身孕,心情多变,而且最近他孕吐的厉害,小脸都给吐的没肉了。于是他就有些过不去,下午来找我们几个哭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陶竹说着叹气,徐家人忒过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徐瑛又不能真的把徐家人怎么样,这种慢刀子割肉一般的痛苦,实在是太折磨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画哥儿的确受苦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黎荞服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徐家人的确能作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明日就给圣上上折子,提议给女子、小哥儿特设一些官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样成吗?”陶竹有些担忧。

        且不说盛鸿会不会答应,万一盛鸿知道黎荞是因为徐家人才会有此提议,那盛鸿会不会对徐瑛的观感变差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这可是家丑。

        徐瑛愿意黎荞宣扬出去么?

        黎荞听罢陶竹的忧虑,也犹豫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是啊,就算他一个字都不提徐家人,但万一盛鸿多想随手调查了一番,那他此举是不是在给徐瑛添麻烦?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我再缓缓。你最近多去陪陪画哥儿。”他只能这般对陶竹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。”陶竹也正有此意。

        沈画想买城东的宅子,但城东的宅子贵,是以这么久了沈画也没定下。

        住的远了,和沈画的见面次数不如从前方便,以至于发生了这么过分的事儿,沈画才过来一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看看这边的宅子,若是有合适的,就先给画哥儿买下,画哥儿以后慢慢还银子。”他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黎荞当然没意见。

        哪怕搬到了城东,陶竹的交际圈也没扩大,他不主动去结交其他高官的家眷,旁人下了帖子,他也是能推就推。

        陶竹就这么几个朋友,他比陶竹还希望沈画能搬到城东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陶竹也的确是没空去交际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家的养崽方式和其他的大户人家的不一样,他家没奶娘,两个小崽子也没单独的丫鬟婆子,一切都是陶竹亲力亲为。

        照顾两个小家伙占据了陶竹不少时间,旁边的东跨院还在修宅子,而且伴随着三皇子的完蛋,陶竹立马派人将去年雪灾中那对可怜的父子接到了火锅铺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小半年时间里,这父子俩花光了积蓄,又没固定的生活来源,全靠着给人浆洗衣服挣些微薄的收入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父子俩一个断了一条手臂,一个年纪太小,能洗的衣服实在是有限,陶竹派的人过去时,这父子俩已经欠了一个月的房租,房东正在撵他们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陶竹派的人晚去一步,这父子俩就得睡大觉当乞丐要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将人接到火锅铺子,安排了烧火择菜洗菜等活计,这父子俩算是安顿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只是一个开始。

        和这对父子一样可怜的人有很多,比这对父子更可怜的人也有很多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想帮助这些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家的铺子公开招聘外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,可能是有黎荞这个三品大员镇着,所以新招收的员工都挺勤快乖巧。

        员工勤快乖巧,再加上生意也好,因此陶竹又想开新铺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多开铺子,才能多提供工作岗位嘛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情况下,陶竹哪有心思和空闲去社交。

        黎荞对陶竹的想法很支持,陶竹爱做什么做什么,不就是开新铺子嘛,等他把水泥拿出来,那定然会提供很多就业岗位。

        眼下距离盛鸿给的截止日期没几日了,若是七皇子胜,那他的水泥可以缓一缓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若是六皇子胜,那水泥必须出世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如同大皇子所说的,谁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胜过余下几局,每一局都要全力以赴。

        黎荞以为截止日期还有几日,但夏天来了,盛鸿在皇宫里待不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盛钧已经搬到定春园了,他也想搬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翌日下了早朝之后,他没有召集大臣议事,而是让几位皇子留下。

        反正也不差这几日,截止日期就定在今日吧。

        求贤殿。

        盛鸿坐在御案后,双臂搁在桌面上撑着身子,笑呵呵的看着面前几位皇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皓儿,谧儿,小七,你们三个可有比煦儿更绝妙的主意?若是没有,那朕明日就让朝臣探讨煦儿的妙计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此言一出,四皇子如释重负,立马摇头,当然,他面露愧色:“父皇,儿子愚钝,实在是想不出更绝妙的主意,这一局,儿子有心无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二皇子立马跟上,也一脸愧色:“父皇,儿子比四弟更愚钝,您不要生气,儿子是真的想不出更好的主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盛鸿闻言,没有跟之前那般教育他们二人,也没有露出失望之色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这段时间他自己也没想出更好的主意。

        他都想不出来,那没必要为难两个儿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他直接看向了七皇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小七,你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七皇子不慌不忙的上前,回话道:“儿子也没有更精妙的主意。但是,大哥愿意拿出全部家财,雇佣百姓做土坯砖,好将大盛的官道修成平坦的土坯砖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大哥财力有限,但大哥每年的进项不少,若是花上二三十年时间,大哥定然能完成这一任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样用时虽久,但大哥愿散尽家财以安天下百姓,穷了大哥一人,但大盛和百姓都能得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父皇,您觉得这法子如何?”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