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1章 开海!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而此时,朱远章把朱钧叫了过来,“你告诉咱,你是不是真的存了取消天下农税的心思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错!”朱钧点点头,“但不是现在,眼下取消农税对百姓而言是好事,可朝廷承受不起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,咱们大业九成的税都是以粮税为主,给官员发放俸禄,也大多是粮食。

        取消农税,等于一刀切,会出事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也知道?”朱远章哼声道:“你给咱交个底,你到底是怎么想的,这件事要是被有心人传出去,会惹多大的乱子你知道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知道!”朱钧点点头,“但是吧,凡事都有两面性,爹,天下百姓,苦农税久矣。

        想要杜绝土地兼并,杜绝大业未来走上亡国之道,就必须另辟蹊径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在你眼里,大业必亡?”朱远章气的不行,哪怕国祚万年是假的,也没人愿意听这种屁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还用我说?”朱钧反问道:“其实来凤阳后,我一直在思考,该如何让大业摆脱困境,只是依葫芦画瓢照着前朝,或者以前那些个朝代来解决问题,依旧是不够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每个朝代,都有每个朝代面临的困难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千多年前,天下未一统,诸国并列,战乱纷纷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始皇应运而生,灭诸国一统中原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,世家门阀高高在上,科举应运而生,门阀终于迎来了末日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到后来,门阀没了,有皇帝喊出了那句和士大夫共治天下。

        文人治国,武备松弛,将中原人的骨气给磨灭的一干二净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才有了蒙元入侵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红巾军来了,将蒙元驱逐,三国鼎立,虽然蒙元人还没彻底消灭,却也难成大患。

        灭陈汉,张周,驱逐蒙元,是我大业的长期目标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这是对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对内问题很大,就好比空印案,乍一看是官员为了偷懒,可实际,却是朝廷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交通,货运,信息滞后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郭衡案,朝廷一心赈济,却养活了这些硕鼠。

        仔细一想,这难道不是制度的问题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到底想说什么?”朱远章皱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爹,我想说的是,大业现在要面对的问题,其实跟几百年前没什么区别,一些问题已经被人解决了,可有些问题,一直都在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当其冲的就是农税,我早就说了,大业的税是极低的,历朝历代都排的上号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对文人优待太过了,土地兼并迟早回来,小民靠天吃饭,抗风险能力太低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碰上灾年,卖儿卖女,只为了活命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躲避税务,他们会把土地挂在那些举子的身上,所以最终土地会越来越少,能够征上来的税也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未来,大业的人口会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国库空虚,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是朝廷制度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想要摆脱这一点,让大业强盛,可持续性的征税,富强,就必须让农民,让老百姓有抗风险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家资万两的商贾,抵得上数百户农民,天下有多少商贾呢?

        三万,还是五万?

        大业才多少户人口?

        爹想过没有?

        朝廷与其压榨农民,为何不转移目标呢?

        凤阳未来是一定以商税为主的,而凤阳的村落全都实行承包制,集中种植,集中收成,衙门托底。

        去掉一家人的食物,剩下的全都卖给朝廷,我相信百姓是能过的更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朝廷也不用愁没有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远章久久无语,“所以,你修路其实是为了减少损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也是原因之一。”朱钧道:“取消农税,是终极目标,一旦实现,爹您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?

        意味着您将是几千年来,第一个做到这种盛举的皇帝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时,这个消息一发出去,陈汉,张周那边的百姓会怎么想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他们会疯狂!”朱远章呼吸都粗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没错,他们一定会疯狂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朝廷要的是银子,是粮食,只要能够形成良性循环,取消农税又如何呢?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我想了想,这是势在必行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不能一簇就成,得慢慢来!”朱钧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些是你一个人想的?”朱远章直勾勾的看着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一些是我自己想的,一些是大哥教我的时候,提到的,我没事就爱琢磨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吴王府也做生意,我发现做生意的人太有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农民在地里刨食,赚太多太多了,而他们却只要承担一丁点的税务,就能富得流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所以,应天商会对商贾做了诸多的限制,所以,你才要那些商贾大肆的招收人,给那些工人养家糊口的活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远章像是第一次认识朱钧一样,他现在回头去想朱钧的种种举措,起先还觉得是胡闹之举,现在看,分明就是计划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当初也没想那么多,就是想着为百姓做点事,这不是来凤阳了,当初救灾的时候,那些百姓太苦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要不是我来的巧,岂止死三千多人,怕是要死一半还多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心里惭愧啊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些死者中,有老人有青壮,还有大肚子的孕妇,甚至是......没有足月的娃娃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心痛呐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钧红着眼睛,跟朱远章对视,“农民太苦了,他们从来就是最苦的,爹,您当年起事,不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吗?

        那咱们现在做的跟昔日的蒙元有什么区别?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咱们得把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解放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如当初,您一样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远章沉默了,他今日着实被朱钧上了一课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这个混小子啊,真的长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善心,一颗为民做主,敢为天下先的勇猛之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允文允武,又聪慧,有手段,有霹雳之心,对亲人呵护友爱,实在是......令人惊艳!

        跟他大哥一样!

        但是他大哥更沉稳,他就比较跳脱一点,也更加沉不住气,要不然,也不会上脚踹杨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咱知道了,咱会看凤阳的结果的,还有胡国庸那边,咱也会看的,若合适,那些直辖府,会优先作为试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远章道:“你去了宁波府后,咱给你一项权力,咱允许你在那边开海!”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