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8章 破海上贼易
书名: 寒门小娇妻 作者: 推塔天王 分类: 穿越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“自古以来,能体恤民情的好皇帝,大多是经历过民生疾苦之人,也深知老百姓的能力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有一句话叫做: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为政者不可端坐庙堂之上,需要切实体会老百姓的生活,要能与老百姓打成一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才能做出真正利民的事情来!”黄廷晖看着知府大人王明阳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的王明阳应该还没有龙场悟道,也不是后来的圣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并不妨碍王明阳对黄廷晖的只言片语产生深思。

        诚如黄廷晖所言,真正能够体察民情,能够让施政者善民的方式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只有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的方式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可是伟人们通过实践,在不断的斗争之中摸索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纵然王明阳有王佐之才,他的境界离伟人们的境界还是有些差距。

        故而在听到黄廷晖给出的答案之中,王明阳内心深处也是极度认同。

        再看向黄廷晖之时,王明阳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论经世致用之才华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以黄小郎君之才,可牧一方!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明阳竟然这般称赞黄廷晖,这可是把坐在一边的县老爷陈思之给狠狠的震惊了一把。

        秉着对老友的信任,县老爷陈思之对黄廷晖的态度又是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。

        陈思之是个务实之人,他不会因为他人才华出众而嫉妒。

        眼下老友对黄廷晖评价如此之高,陈思之自然也是信服老友的判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知府大人,实在是谬赞廷晖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廷晖不过是胡言乱语罢了,能入知府大人的耳,已经是不敢想象之事!”

        黄廷晖与王明阳说道,相对于自己不过是借用伟人们的思想,王明阳创造出“心学”理论,这才是真正的大佬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黄廷晖想着如果自己将唯物主义的理论,都潜移默化的推给王明阳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会不会致使这大佬的路走偏了?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这也不过是黄廷晖的恶趣味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“知行合一”,这其中就蕴含了实践的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“知行合一”的道理,也是王明阳悟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又是与黄廷晖讨论了一些话题,王明阳眼下对黄廷晖的态度发生了极大变化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黄廷晖脑子里面装的那些思想,大多是王明阳没有听过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而经历过信息大爆炸时代的黄廷晖,他各种脱口而出的想法也是给王明阳带来了极大的震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黄小郎君,你认为我大盛朝最大的威胁来自哪里?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明阳又是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廷晖拱了拱手,对王明阳说道:“除却民心之外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最大的威胁来自蒙兀,来自突真两个游牧民族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过廷晖能看到的事情,朝堂诸公想必也是能清楚的看到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燕京城保卫战之后,首辅大人对关防极为重视,蒙兀、突真想来也无法对我大盛王朝形成致命威胁!”

        黄廷晖想了想,他这般回答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很快,黄廷晖话锋很快一转,他对王明阳说道:“庙堂之事,自有相公去考虑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廷晖担心的是对朝廷而言,海匪属于疥癞之患,对于我江浙大地上的百姓而言,却是致命隐患之事!”

        若在以前的话,这些事情黄廷晖管不到、就算是想到也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黄廷晖看到大佬就在眼前,他当然希望能够提醒大佬一二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海匪之患,对于江浙百姓而言属于要命的威胁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廷晖就算是为自己,为自己亲信之人的安危着想。

        也不希望“海匪之患”愈演愈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海匪之患!”听到黄廷晖提出这一点,王明阳神色严肃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大盛朝立国百余年,自太祖皇帝禁开海运以来,海上走私活动便日益猖獗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到了眼下更有海匪在沿海富庶地段烧杀抢掠,甚至动不动屠戮百姓为乐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到朝廷兵马到时,这些海匪又行动迅速,溜到海上,消失的无影无踪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沿海百姓而言,可谓是苦不堪言。

        朝廷之事将海患视为疥癞之患,虽是重视,但也没有太多重视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廷晖身在沿海地区,他能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海患带来的威胁。

        普通百姓的日常讨论之中,也是希望瑞安县城能够避免海患祸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本官新近上任,也听说海匪之患愈演愈烈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朝廷将本官派来江浙,也是希望本官能平定海患,还大盛海域一片朗朗晴空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保一方百姓之安,这是本官之职责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自当尽力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斩杀海匪不难,但杀之不尽,又该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明阳叹了口气,他显然是想到了海匪之患为什么愈演愈烈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倭人勾结走私商肆无忌惮的劫掠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无法从根本上铲除,这海匪之患很难得有效解决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破海上贼易,破心中贼难!”

        黄廷晖适时说了这么一句。

        虽说对黄廷晖的才华不再怀疑,但听到黄廷晖这句“破海上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明阳还是极有感触,极有共鸣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黄小郎君这句话,可是说到本官心坎里面去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破海上贼易,破心中贼难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黄小郎君,你认为海匪之患该如何根治?”

        或许是见识到了黄廷晖的才华,王明阳又是热切的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根治海匪之患,或许有一条路可以走!”

        黄廷晖斟酌了一番,随后下定决心说道:“重设市舶司,重开海禁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将海上贸易正常化,官方化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此乃一举两得之法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昔日大禹治水,便刚才堵不如疏的道理,所以大禹治水是以疏导为主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将水患整治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如今想要破海患心贼,廷晖认为重开海禁,让他们正常做生意是最好的做法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朝廷能够从海贸之中获得财富,而百姓也能从海贸中获得好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何乐而不为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知府大人,知县大人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些都是廷晖粗糙想法,想要实现,还要依赖于大人们的完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廷晖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,他知道两位有识之士定然能看到重开海禁的好处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能不能成,这就不是在黄廷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重开海禁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此法甚妙,只是在朝廷中怕是会遇到极大阻力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祖宗之法啊,祖宗之法!”王明阳皱着眉头,他自然知道黄廷晖的建议是极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他同样也知道开海禁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朝首辅大臣张巨鹿曾试图讨论海禁一事,话头都没开启,就被朝中大臣否决。

        由此可见,这来自于内部阻力可是非同一般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打着海禁名义,保护自己利益之人可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