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

        阮久摸摸萧明渊的脑袋,萧明渊朝阮久龇牙。

        走到宫门前的时候,阮久小声问道:“你做了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萧明渊摊手:“没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没做什么能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别问了。”萧明渊神色坚定,一定不愿意跟他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英王府里,英王也在听底下人查探的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昨天八殿下用晚饭,底下人送了一道羊羔上来,羊羔应该是鏖兀王后从鏖兀带来的。八殿下看见羊羔,当时就放下筷子流泪了,说:‘这不就是离了父皇的我吗?’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后来半夜里,八殿下从梦中惊醒,连衣裳都没穿好,就跑进了宫。陛下当时宿在王美人宫中,听说八殿下来了,本想让人打发他回去。但是八殿下拿出一支秃笔,让人呈给陛下看,陛下就肯见他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听宫里伺候的太监说,八殿下哭着认错:‘今日看见阮家父子,心中不胜悲痛。又见羔羊,想见羔羊跪哺,儿臣真是不忠不孝,罪该万死。’后来陛下也十分动容,佯怒说他不懂事。八殿下就顺坡下了,说是自己年轻不懂,现在遭了罪了,就明白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结果父子二人,就说了一夜的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英王面容扭曲,扬手砸了手里的东西:“他也就只会哄哄父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*

        萧明渊的生辰在正月,早已经过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梁帝没有让礼部给他办礼,更没有给他封王,现在改了口,说是为了阮久,才把萧明渊的冠礼推迟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论梁帝的初衷究竟是什么,但只要他这样说了,这就是他的本意。

        萧明渊与梁帝父子两人的关系很快就回到了阮久和亲之前,甚至比从前还好。

        梁帝还来看过他们打马球。

        阮久的生辰在六月,这阵子礼部和内廷都在忙着筹备他和八殿下的冠礼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快就到了这天。

        阮久早早地被人从被窝里挖出来,洗脸漱口,然后被赶到阮家的祖庙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请了永安城里德高望重、身体康健的老人家来给他束冠。

        别的都在其次,阮老爷主要看中这位老人一生平坦、无灾无难。这老人原本住在离永安外的庄子上,不肯挪动,阮老爷派人去请了几次都没请动。

        阮夫人都被他气笑了,劝他换个人算了:“咱们家是儿子束冠,又不是女儿出嫁,要请福全老人来梳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偏偏阮老爷“一意孤行”:“不行,就要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他大手一挥,合老人口味的名家字画、古籍孤本流水一般往庄子上送去,最后才把这位老人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那老人看着正朝这里走来的、偷偷打哈欠的阮久,看了一眼阮老爷,咳嗽了两声:“就为了这样一个臭小子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再不好也是自己家的。”阮老爷笑道,“况且我看着挺好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时阮久也到了面前,朝他们作揖:“爹,老先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礼数十分繁琐,阮久跪在软垫上,原本还昏昏欲睡,后来抬头对上父亲的目光,登时清醒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从没见过父亲这样的目光,带着一点莫名的感慨。

        或许看着阮久从小小一只,长成现在这样,他花费了无数的时光和精力,在阮久身上,他总能看见这些东西留下的痕迹。

        好比阮久唇角边淡淡的小痣,是他自己每天用手指摸摸,才摸淡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阮久总是惹他生气。

        阮久看懂他眼里的意味,眼眶一酸,就要落下泪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抬起手,用手指按了按两眼下边,让他别哭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手指向下,阮老爷再按了按两边嘴角,让他笑一笑。

        阮久努力翘起唇角,但还是忍不住,闭着嘴,“呜”地一声就哭出声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阮夫人被他吓了一跳,顾不得旁人都在,上前抱抱他:“怎么了?怎么了?娘亲的小可怜,哭得跟小毛驴似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阮久哽了一下,哭得更大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叹了口气,阮久哭了好一会儿,始终没能忍住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不想承认,自己只是看了父亲一会儿,就哭出声来了,于是他好不容易平复好了心情,便哽咽着道:“梳头太疼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与夫人对视一眼,阮老爷把好不容易请来的老人家请下去休息,自己拿起梳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好好,小讨债鬼,爹给你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阮久鼻音浓重:“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本来就怪他,要不是他做那些动作,阮久觉得自己肯定不会那么容易就被他惹哭。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给他预备的玉冠当然也是最好的,只是往阮久脑袋上放的时候,阮久摇了摇头,撒娇道:“太重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好好,换一个,换一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放下玉冠,看了看周围,抬手要让小厮上来,吩咐道:“去我书房,把我早前挑过的那几箱发冠拿上来,给我们今天刚满二十的小公子好好挑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可是没等小厮领命,阮鹤便起身上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爹,用我的吧,我的东西他总不会嫌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看向阮久:“你哥的给你戴,可以了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阮久想了一会儿,最后点点头:“好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于是阮鹤低下头,把自己头上玉冠摘下来,递给阮老爷。

        阮久美滋滋地等着阮老爷给他戴冠,阮老爷见他摇着尾巴的模样,实在是觉得好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下你高兴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阮久点头,阮老爷按住他的脑袋:“别乱动,没戴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戴好玉冠之后,阮老爷才垂眸看他。

        是不错,他的儿子就是最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阮久抬眸,与他对上目光,眨了眨眼睛。

        察觉到自己可能又忍不住要哭,阮久连忙问:“我可以起来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阮夫人以为他是跪累了,忙道:“行了行了,快起来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阮久又道:“娘,我去看看萧明渊那里好了没有,我和他们约好了去天香街玩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话音未落,阮老爷便大声质问道:“你要去哪儿?”

        天香街是永安城乐坊舞坊集聚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阮久拍拍脸颊,改口道:“不是,是去降香楼看看香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忙不迭逃走:“我先走了,爹娘再见,我中午回来吃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心中感慨荡然无存,紧急抽调人手,让他们去天香街街头街尾堵着,看见阮久出没,立即抓来归案。

        而阮久转身跑走之后,才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可算是没哭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,将老人家送上回程的马车时,那老人家笑着对阮老爷说:“常听人说,阮青朴阮老爷做生意精明,一本万利,我看不然。我只是过来坐一坐,吃点东西,喝点茶,阮老爷就花了千两万两出去,这生意可做得不太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笑了笑:“我的钱多得很,花在孩子身上,花多少我都高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我花在天香街,爹也高兴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您的小公子出现。

        阮久适时探出脑袋。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问:“你怎么回来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忘记了,和他们约的不是今天,是明天。”阮久笑着摸摸鼻尖,“我出来送送先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轻哼一声:“算你还有点长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父子二人送走老先生,阮老爷反手一揪,就把他提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什么时候去过天香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有!爹,我错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*

        这天夜里,一辆马车从阮府偏门缓缓驶出,朝着天香街驶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马车上三个人,阮老爷与阮鹤坐得端正,阮久揉着脑袋,委委屈屈地曲着腿,坐在一边。

        阮老爷道:“爹和你哥带你去一回,天香街也没什么好玩的,无非就是乐曲舞蹈,你去过就不感兴趣了。不准一个人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。”阮久眨巴眨巴眼睛,“那能告诉娘亲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行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*

        永安城里,阮家父子三人热热闹闹地在天香街听曲时,鏖兀尚京城里,赫连诛处理完了今天的奏章,随手拿了本书,靠在榻上随手翻书。

        鏖兀的六月已经很热了,但是鏖兀的夜里总是冷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小榻靠在窗边,窗子是开着的,窗外一轮圆月,明亮皎洁。

        赫连诛看着月亮,便想到阮久。

        宫殿里安安静静的,除了烛花时不时炸开的声音,再没有别的动静。

        要是阮久在,就不会觉得冷清。他一直很爱说话,还会被烛花炸开的声音吓到。

        特别可爱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阮久回家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已经走了很久了,还是没有要回来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赫连诛捏紧手里的书卷,久久不曾翻过一页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